一、行業發展方向
中投顧問在《2017-2021年中國調味品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》中表示,隨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》的實施,食品的安全性、營養性將被消費者重視起來,在這種消費需求之下,安全、營養的調味品更顯示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商機。
從原料來看,追求“自然、營養"的觀念在消費中的流行,也讓企業看到了更多的商機。一些富含蛋白質、氨基酸的原料進入到新型調味品的創新視線中。比如,釀造行業需要小麥、大豆、黃豆等釀造醬油、醋;醬腌菜行業需要大量的蔬菜、水果等。現在隨著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發展,能制作調味品的原料更為豐富,比如,魚釀醬油等產品的出現,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。而像這兩年興起的野生蕨菜。竹筍筍加工產品也顯示出了很強的市場活力,除了它們宣傳的“天然"等優勢外,原料優勢也是一個重要因素。
從價格來看,調味品有集體追高的態勢。調味品是家家戶戶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的產品,是剛性的需求,這個行業的總體銷量變動不大,在原材料改變的時候,如何提高產品的附加值,從包裝、品質入手進行提升,表現出來就是更多的中產品如雨后春筍一樣紛紛上市,并且能獲得一部分消費群的認同。比如,從傳統的火鍋底料到無渣火鍋底料、到清油火鍋底料、再到草本火鍋底料,一包火鍋底料的價格從4.5元上升到十幾元,仍然有消費群。生抽醬油中又分化出鮮味王、生抽等,價格也從一瓶5-6元升到10元左右。
從食用的方便性來說,能滿足“懶人"或者“傻瓜"式消費的產品在未來將受到追捧。比如現在,吃面,有擔擔面調料;吃菜,有傳統的小菜,也有通過標準化生產的成品菜,如醬燒牛肉、燒雞公等。
特別是一些復合調味品的研發上,方便性、休閑性已經得到了充分地體現,比如,傳統的醬腌菜主要是袋裝的小菜,現在出現一些新的休閑小菜、如剁椒蘿卜、麻辣達仔魚、雞茸金針菇等,包裝上采用小玻璃瓶或者PET盒子,看上去既時尚又休閑,還衛生。
二、市場發展前景分析
市場前景樂觀
我國進口調味料的使用量越來越大,但進口產品存在的口味和內在質量衛生問題也日漸突出。雖然有一些消費者認為進口調料比國產調料好,但隨著產品的日益豐富,今后人們將對進口調料有一個更加理性的態度。對于廣大國內調味品企業而言,如何在進口調料日益增多的情況下贏得更多、更高端的市場,則顯得更加迫切和重要。
如今,越來越多的調味品開始進入大眾家庭的廚房。來自日、韓等國的調味品,價格比國產同類產品貴幾十元甚至上百元,但仍舊受到很多消費者,特別是年輕人的青睞。調味品消費將向高端發展,國外品牌在市場具有優勢。
我國調味品企業是多產的。拿醬油來說,目前我國醬油的產量已居世界上一位,但優質醬油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卻被日、韓企業所占有。全國醬油市場規模達500萬噸,但大型企業生產的只占4%,大部分產品都是由分散的小企業甚至小作坊生產。在調味品的“金字塔"中,我國企業攀上“塔尖"還要假以時日。行業集中度低、缺乏強勢品牌仍是這個行業突出的問題。調味品行業共有二十多個產品被評為中國產品,但卻幾乎沒有在世界上叫得響的品牌。
雖然近年來國外幾大食品公司都一直覬覦中國調味品市場,外資在中國調味品市場搶灘擴張的勢頭也未減弱,但未來至少在10-15年內在國內調味品市場還會是國內品牌占據主導地位的格局。一批經過改制的全國性品牌,仍然在量上占優勢。隨著醬油市場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,一批二、三線品牌有望在五年之內脫穎而出,如青島的燈塔、北京的和田寬、上海的鼎豐等。
我國調味品市場由三大類企業組成:一是改制后的國企,它們已取得顯著成效。二是合資合作企業,跨國食品集團憑借資本實力和經營理念,對國內釀造業形成強烈的沖擊,但同時也增進國內企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。三是迅猛發展的民營企業,它們雖然起步晚,但起點高、定位明確、市場意識強,成為行業的后起之秀。國產調味品品牌之間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,一些調整不力的二、三線的品牌將逃脫不了被兼并重組或淘汰出局的命運。
我國調味品行業新一輪國際化和專業化的兼并重組已經拉開帷幕,專業化經營的思路也越來越明顯。許多內資企業正在通過提高專業化生產能力,與國外品牌一決高低。日本味滋康公司通過兼并重組,雖然控股北京龍門和田寬食品有限公司,但要與國內幾大食醋品牌形成競爭態勢,尚需時日。目前,外資品牌還難以與國內、二名的江蘇恒順和山西水塔形成三足鼎立之勢。
另外,中投顧問在《2017-2021年中國調味品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》中指出,我國調味品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,如廣東的醬油、山西的醋、四川的辣醬都擁有很忠實的消費群,短時間內,國外企業很難撼動它們的市場,而區域企業所擁有的優勢,也是國外企業不可企及的。